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shoufalist shoufalisttupian shoufalistpage

网络首发

TCF3在人类肿瘤中致癌作用的泛癌分析

陈亚文;高云鹤;赵旭东;赵允杉;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3(TCF3)在泛癌中的预后及其免疫学作用。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基因表达合成(GEO)数据集、人蛋白图谱(HPA)和生物信息学工具,探讨TCF3在33种肿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免疫细胞浸润和分子特征的关系。结果 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发现,TCF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乳腺浸润癌、胆管癌、结肠腺癌、食管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等癌种中的m 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而TCF3 m RNA仅在皮肤黑色素瘤中显著降低(P<0.05)。TCF3高表达与肾上腺皮质癌(HR=2.3,P<0.001)、肾透明细胞癌(HR=1.4,P=0.040)、肝细胞癌(HR=1.7,P=0.002)、间皮瘤(HR=3.1,P<0.001)、前列腺腺癌(HR=1.3,P=0.033)和肉瘤(HR=1.6,P=0.006)的总生存期(OS)呈显著负相关。相反,TCF3低表达与胸腺瘤(HR=0.6,P=0.008)和子宫内膜癌(HR=0.8,P=0.034)的不良OS相关。无病生存期(DFS)分析显示,TCF3高表达与肾上腺皮质癌(P<0.001)和葡萄膜黑色素瘤(P=0.005)的不良DFS相关。此外,TCF3表达与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细胞浸润(如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及磷酸化水平显著相关(P<0.001)。结论 TCF3是泛癌中潜在的预后和免疫生物标志物,可能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

年 期 ;
[下载次数: 3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Flt3L/OX40L共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微环境重塑作用及预后的影响

陈辰;陈超;朱军梦;黄兴;刘宝瑞;

目的 探讨Flt3L和OX40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免疫微环境和临床预后的关系,评估其作为潜在免疫治疗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组织微阵列(TMA)技术和多重免疫荧光(mIF)技术,分析115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间质区域中Flt3L和OX40L的表达情况。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Flt3L和OX40L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其与免疫细胞浸润及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PD-1等)的相关性。结果Flt3L和OX40L在肿瘤间质区域的表达均高于肿瘤区域(Flt3L_stroma vs.Flt3L_tumor:73.9%vs.33.9%;OX40L_stroma vs.OX40L_tumor:72.2%vs.70.4%)。Flt3L和OX40L在间质中共表达的患者比例为62.6%(72/11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肿瘤间质中OX40L高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014),Flt3L与OX40L间质共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亦显著提高(P=0.017)。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间质中Flt3L高表达(HR=0.493, P=0.008)、OX40L高表达(HR=0.495,P=0.005)以及Flt3L与OX40L在间质中的共表达(HR=0.548, P=0.019)均显著降低了患者死亡风险。此外,Flt3L高表达与CD8+T细胞及M1型巨噬细胞的浸润增加相关,而OX40L高表达则与CD4+/CD8+T细胞的同步增加相关,但对调节性T细胞(Tregs)或M2型巨噬细胞浸润无显著影响。结论 Flt3L和OX40L在NSCLC免疫微环境中的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密切相关,二者的高表达可能通过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T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活化来改善患者预后。Flt3L与OX40L的共表达具有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价值,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免疫治疗中的联合策略。

年 期 ;
[下载次数: 4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RNF113A 和miR-19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张宁;陆晓媛;

目的 探讨环指蛋白113A(RNF113A)和microRNA-197(miR-19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徐州和平妇产医院妇科进行宫颈活检的患者104例研究对象,分为CSCC组(2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2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20例)、正常宫颈组织HPV(+)组(14例)及正常宫颈组织HPV(-)组(30例)。通过定量实时PCR(qPCR)评估RNF113A和miR-197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定位组织样本中的RNF113A。结果 与正常宫颈组织HPV(-)组相比,CSCC、HSIL和LSIL组中RNF113A表达显著升高(P<0.05)。随着宫颈病变从LSIL发展为CSCC,miR-197表达逐渐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RNF113A和miR-197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在诊断CSCC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633和0.930。结论 RNF113A和miR-197的上调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作为早期检测和监测宫颈癌进展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具有潜力,尤其对于高危HPV感染患者。

年 期 ;
[下载次数: 9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经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观察

古选民;杨晋生;贾云玲;杨延辉;

目的 基于应激反应、嗅觉功能及视觉功能变化探讨垂体腺瘤患者经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53例)和B组(49例)。A组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B组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中隔黏膜下蝶窦入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手术指标、嗅觉功能、视觉功能、应激反应、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术中出血量及鼻甲折断/切除占比更低、手术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0.05),而A组和B组肿瘤全切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五味试嗅液测试分值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A组术后6个月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两组五味试嗅液测试分值均低于术前;术后3、6个月,B组高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视野模式标准差(PSD)均降低,视野指数(VFI)、视野平均缺损(MD)值均升高(P<0.05),但以上指标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应激指标较术前均升高(P<0.05),B组比A组低。两组术后1 d的血清MMP-9、IGF-1、SIRT1、HIF-1α水平较术前均降低(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均可取得较好的肿瘤切除效果,并调节患者血清MMP-9、IGF-1、SIRT1、HIF-1α水平,对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差别不大,且安全性良好,但经鼻中隔黏膜下蝶窦入路在减少术中出血量、鼻甲折断/切除情况、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及对患者嗅觉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面较有优势。

年 期 ;
[下载次数: 6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